沥青的短期老化评价方法(二)
美国加州的Hve em提出用旋转薄膜烘箱试验(RTF OT) 来代替3.2mm的薄膜加热(T FOT) , 其理由是旋转烧瓶中的沥青薄膜厚度更接近混合料中沥青膜的厚度,且试验时间可缩短到 75min, 试验时不断的吹人163℃的热空气, 使沥青的老化程度与强制式搅拌机的拌和过程更接 近。但是众多的研究表明,两种试验的结果大体上是相当的。因此美国的许多与沥青有关的 标准中都注明两种试验方法可以替代。
据我国“八五”国家科技攻关专题研究, 对七种国产沥青进行T FOT及从拌和的沥青混合 料中抽提回收沥青进行两种主要性质的试验,结果如表2-5-6及图2-5-12。表中数据表明拌和 过程针人度及延度的变化比T FOT略大, 这与试验室拌和时间较长也有关系。
北欧沥青委员员的研究表明, T FOT及RTF OT试验均能很好地反映沥青在拌和装置的性 质变化。只有芬兰的论文表示怀疑。他们指出, T FOT试验沥青在加热时表面会形成一层薄的 膜皮, 与RTF OT试验的结果会有很大差别(3, 其区别在于试验的沥青薄膜厚度不同, 加热时形 成的表面膜皮会影响内部轻质油分的挥发及氧气的作用。
日本和加拿大的沥青联合试验研究对T FOT和RTF OT两种方法作出了评价认为, 验的精度虽高, 但重现性较低, 且对于不同的沥青未必给予同等程度的老化效果。而RTF OT 试验则不仅精度高,且重现性也好,尤其是对于不同的沥青能给予同等程度的老化影响。显然 认为RTF OT试验比T FOT试验更理想。另外, 他们的研究还指出, 作为老化程度的评定指标, 用60℃的粘度变化比针入度变化更合适41.
壳牌石油公司中央研究所的研究指出,沥青混合料中沥青的老化起因于氧化、低分子量物 质的挥发及向集料中的吸收、物理性硬化等。物理性硬化是由于分子排列变化引起的劲度的 增加, 这对直馏沥青较为困难。T FOT及RTF OT试验则可以模拟氧化及沥青混合料制造过程 中低分子量物质的气化所产生的老化过程。因此用其评价沥青的氧化稳定性及试验轻质油分 挥发引起的硬化程度是合适的。同时,沸点色谱柱法及闪点试验也是评价轻质油分的挥发性 能的方法。
对改性沥青来说, RTF OT能保持改性剂在沥青结合料中处于搅动的状态, 能够避免改性剂 的离析, 这一点是T FOT所不能替代的优点, 因此在我国《公路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》 (JTJ 036-98) 中规定, 改性沥青的老化试验以RTF OT为标准试验方法。

